秦暢:汽車產業拯救廣播電臺
  2014第五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於7月5日至19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。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,一線編輯、記者、主持人和著名專家學者,為來自海內外160餘所高校的350餘名學子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,幫助學子們瞭解傳媒業界和學界的最新發展動態,深化對傳媒業和新聞傳播學科的認識。以下為上海文廣集團廣播新聞中心首席主持人、《市民與社會》欄目主持人秦暢7月8日下午在第五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上的演講。
  汽車進家庭,廣播獲益
  2002年,雪佛蘭生產的賽歐在上海下線,標志著中國第一輛專門為家庭生產的轎車投入市場,有車一族成為電臺主要聽眾。在此趨勢下,全國廣播電臺的廣告份額大幅度增長。
  儘管遭受新媒體的擠壓,去年全國廣播系統的廣告收入也有2%的增長。秦暢近日咨詢上海電臺的廣告部經理,得出的結果讓她非常震驚:“上半年已經完成今年廣告任務的80%。”照此勢頭,今年遠超之前制定的廣告計劃已成定局。由此可見,受益於汽車產業的發展和私家轎車的普及,廣播在近幾年內仍能保持高速持續發展。
  新媒體環境下,謀求自我革新
  “即便是在同一個節目崗位上,前十幾年積累的經驗和規律性的運作方法,都可能是阻礙我們往前進步的藩籬。你永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!”秦暢如是說。在傳統媒體裡面工作越久,在新媒體中轉型就更顯艱難。
  因此,在新媒體環境下,傳統媒體人在學習新技術的同時,應當積極謀求自我革新,轉變思維方式和話語表達模式,推動傳統媒體運作方式的轉變。
  新技術改變播放方式與收聽習慣
  “廣播其實是傳統媒體中最像新媒體的。”秦暢認為,廣播最大的特點是它的互動性和參與性,而這兩點與新媒體特點相吻合。
  隨著廣播手機App應用走進大眾生活,收音機的邊界被打破,受眾已經不再僅依靠傳統渠道收聽節目,新技術滿足了聽眾的多樣化需求。
  “即便電臺不給它版權,還是會有大量的‘播客(視頻分享)’。”得益於新技術的發展,如今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名電臺主持,建立自己的播客。秦暢認為,新媒體除了改變廣播內容,還打破了傳統的廣播製作平臺。面對多元化的受眾,如何打破原有的規律和判斷,如何滿足受眾的新需求,這是每個傳統媒體人不能迴避的現實問題。(麥明傑)
(編輯:SN009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15dozc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